心脏骤停( cardiac arrest,CA) 是一类直接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急症,我国每年有近50 万人发生猝死,且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逐年攀升,心脏骤停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而备受关注。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 作为抢救心脏骤停的有效方法,经过50 余年的探索实践,院内CPR 的自主循环恢复( 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 率虽有提高,但患者生存出院率却很不理想。因此,临床在发掘完善新方法的同时,亦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CPR进程中的误区,进而踏上准确把握CPR 的征途。
1 CPR 程序“刻板化”
CPR 程序“刻板化”是指一种不顾主客观实际需
求而一成不变地沿用既定的CPR 抢救程序的误区。2010 版CPR 指南将CPR 程序由ABC( A 开放气道-B 人工通气-C 胸外按压) 更改为CAB 程序( C 胸外按压-A 开放气道-B 人工通气) ,改变了自20 世纪60 年代国际标准CPR 指南建立以来一直沿用的ABC 抢救程序,允许将C 前置摆在首位,即CAB 程序,冲破了传统ABC 程序的局限性,是对CPR 再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然而每次CPR 的实施都有不同特点,拘于任何一种固定的抢救程序都会使一部分病例失去CPR 成功的机会,因此其问题不在于程序本身,而在于我们对程序适应范围的认知。CPR 的抢救程序可以是ABC、CAB 甚至是ACB 等多种模式,可根据救助对象的状况、救助员的能力、救助环境的设施等特殊性,审慎地组合CPR 程序。比如成人死亡多以心脏停搏和心室颤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 等原发性心脏骤停为主;儿童则以窒息引起继发性心脏骤停为主。前者心脏骤停时体内动脉血氧含量丰富,故可先行胸外按压( CAB程序) ; 后者心脏骤停时体内动脉血氧含量严重下降,不足以维持机体的氧需求,故应先开放气道行人工呼吸( ABC 程序) ,以帮助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含量。总之,临床CPR 中要冲破既定CPR 程序的禁锢,坚持实事求是组合CPR 程序的原则,才能辩证准确地把握CPR 抢救程序,真正做到以变应变,变有序为有用。
2 CPR 通气“死腔化”
CPR 通气“死腔化”是指一种人工循环中止后再进行通气,导致通气与血流相脱节的呼吸支持的误区。
无论是2000 版CPR 指南中提到的2 次人工呼吸后再进行15 次胸外按压,还是2010 版CPR 指南中提到的先进行30 次胸外按压后再予2 次通气,都是在按压的间歇期予以通气支持,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被独立开来,在行人工呼吸时,因为没有胸外按压建立人工循环,所以只有少量甚至没有肺血流,VA/Q 比值增大,肺内气体不能充分被氧合; 而在行胸外按压时,只有有限的甚至没有肺通气,VA/Q 比值下降,VA/Q 比例失调,近乎呈现一种“死腔化”通气状态,血液内的气体得不到有效更新,不能有效地缓解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不能较好地实现人工呼吸支持。为此,提出腹部提压CPR 法,此法一方面通过增加腹主动脉的阻力,使冠状动脉( 冠脉) 灌注压升高,即增加心脏的血氧供给,并促进下腔静脉血液回流,维持有效人工循环; 另一方面可使膈肌上下移动,使胸腔压力发生变化,膈肌下移时胸腔负压增大,利于空气进入肺部,膈肌上移时则利于肺部气体排出,充分发挥肺泵作用,从而使VA/Q 比值更加合理化,实现有效肺换气,提高动脉血氧含量。腹部提压CPR 法使肺泵与心泵相结合,真正实现人工循环和呼吸支持一体化CPR。
3 CPR 按压“形式化”
CPR 按压“形式化”是指一种忽略了胸外按压的效果而过分强调胸外按压实施的误区。临床上心脏骤停的抢救以徒手胸外按压为主,临床实践证明,随心脏骤停时间延长( >15 min) ,心脏顺应性明显减低; 同时,胸外按压要求施救者的操作达到足够的按压力度和按压幅度( 成人胸骨按压至少5 cm) ,有可能使得其中约1/3 的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上述情况发生后,胸外按压中的“心泵”和“肺泵”机制均被极大地削弱,不再具有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心排血量明显减少,CPR 成功率严重减低。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复苏中,医务工作者本身的义务、责任以及患者家属难以抗拒的诉求,均驱使人们继续实施本以无效的CPR。此时应另辟蹊径,寻求其他有效的抢救方法,可以利用前文提到的腹部提压,或采用主动加压- 减压CPR 的方法,即利用吸盘吸附于胸廓进行提拉与按压( 胸外提压) 交替的CPR 方法。胸外提压法在主动扩张胸廓的同时,充分发挥“心泵”与“肺泵”作用,故对于心脏骤停时间较长的患者,常规徒手胸外按压复苏效果不明显时,可采用胸外提压CPR 方法。
4 CPR 开胸“概念化”
CPR 开胸“概念化”是指一种将开胸心脏挤压理论标准与实际运用并不相符的误区。早在1972 年就有关于开胸心脏按摩的描述,研究认为当胸外按压20 min无效时,可采用开胸进行直接的心脏按压这一复苏方法,当接诊胸腹部穿透伤并发心脏骤停、肺栓塞、心包填塞、胸廓畸形等情况的患者,行常规体外CPR 时均应尽快行开胸手术,实施直接心脏按压。研究也指出积极行开胸CPR 有益于提高复苏成功率,但临床实践中,开胸CPR 受到现场条件、人员技术、设备需求等众多因素的制约,除非术中发生心脏骤停,否则鲜有行开胸CPR 的临床报道。此外,开胸CPR 的复苏成功率约为50%,而其创伤程度巨大、术后护理难度高,患者及其家属较难接受,开胸CPR 前景未卜。笔者提出的利用腹部手术开放的切口,经膈肌下抬挤心脏,迅速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进行CPR 的方法能够弥补上述传统CPR 方法的不足,经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经膈肌下抬挤心脏CPR 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失为一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个体化CPR 方法。
5 CPR 通路“单一化”
CPR 通路“单一化”是指一种在建立循环通路过程中只将静脉作为唯一途径的误区。在进行CPR 时,及时、有效、安全地建立输液通道可确保临床药物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循环,增加CPR 成功率。然而临床实践表明约5% ~ 10%的患者难以建立血管通路。在2005年美国心脏病协会( AHA) CPR 指南指出复苏药物可经静脉或骨髓腔( IV/IO) 给药,并推荐在急诊抢救时,成人在外周静脉穿刺失败2 次,或时间超过90 s,即为建立骨髓通路指征,儿科患者首选骨髓通路。然而骨髓通路在我国却并未普及。一方面,观念上人们过于担心骨髓炎的发生,而事实上骨髓炎的发生率从未超过1%; 另一方面,电动装置价格昂贵,手动装置费时费力,缺乏稳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CPR 通路“单一化”影响了CPR 的成功率。笔者通过螺旋推进的逆向或正向原理,借助人力推进的压力产生向前的旋转作用,为各种骨髓穿刺针提供驱动力,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将骨穿针便捷地穿入骨髓腔内,进行快速给药补液。经临床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誉为快速建立循环通路的好助手。总之,积极推进骨髓通路的建立,与血管通路相互补充,快速、有效地建立输液通道是CPR成功的重要保障。
6 CPR 背板“无声化”
CPR 背板“无声化”是指一种缺乏智能互动反馈信息而习惯于依赖单向CPR 辅助装置的误区。复苏期间给予的按压频率与幅度对于能否恢复自主循环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好的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给予的按压次数受按压速率和按压比例( 进行CPR 过程中实施按压的总时间) 的共同影响,然而在进行CPR 时,无论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员,大多凭个人对CPR 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临床经验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由于缺乏现场即时反馈的客观数据提示和评判监督指示,使施救者难以按照标准力度和频率的要求进行CPR,从而影响了CPR 的成功率。笔者设计的感控式CPR 背板,在进行CPR 时将其置于患者胸背部下方,据2010 国际CPR 指南进行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参照背板显示窗口的标准压力及频率提示实时调整,以完成标准的胸外按压。使用这种感控式CPR 背板行CPR 时操作的规范性明显优于传统的CPR,有效规避了不规范胸外按压引发的胸肋骨骨折等并发症。使原来具有单一支撑功能的垫板变成了能够为施救者提供标准按压参数和频率提示的多功能智能化背板,是CPR 标准的有声支持。
7 CPR 时限“教条化”
CPR 时限“教条化”是指一种仅依照理论的CPR共性终止时限而放弃个性超长CPR 时限的误区。以往患者心脏骤停后行30 min 的CPR,未见ROSC,评估脑功能有不可逆的表现,医师则宣告终止CPR,一方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即刻判断,存有主观因素误差; 另一方面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和现代科技的进步,部分心脏骤停患者通过适当延长CPR 时间,可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不应单纯依据共性时限停止复苏。以下四种情况可予以超长CPR:①特殊病因如溺水、低温( 冻伤) 、强光损伤、药物中毒等导致的心脏骤停,如溺水者由于“潜水”反射使血液从肠道和四肢驱至脑和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时可延长复苏时限; ②特殊弱势群体,尤其是5 岁以下儿童发生心脏骤停,因小儿对损伤的耐受力较成人强,即使神经系统检查已经出现无反应状态,某些重要的脑功能仍可恢复;③特殊医疗环境,如手术麻醉状态下发生心脏骤停,可能是有麻醉低代谢的前提,加之监护与治疗设施齐备,以及训练有素的复苏人员参与,国外学者谓之为延长CPR 时间的理想场所;④特殊器械介入抢救的心脏骤停,如主动加压- 减压CPR、分阶段胸腹部加压- 减压CPR、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开胸心脏按摩等。超长CPR 为复苏成功奠定了时间基础,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应依据患者具体状况,适当采用超长CPR,争取提高CPR 成功率。
CPR 是对患者生命的最后支持,能否准确认知CPR,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危,容不得丝毫的疏忽,我们审慎地查找了CPR 过程中的盲点与误区并积极尝试修正,然而CPR 过程中尚存在诸多未被认识的问题,如“机械化”地强调循证医学,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CPR的创新发展,因此准确把握CPR 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医疗器材灭菌中的效果监测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沪ICP备16023097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