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 -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邮箱:yuykjsb@126.com手机:15216837090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21-60766769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电话:021-60766769
传真:021-60641703
手机: 15216837090
邮箱 : yuykjsb@126.com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鹤旋路26弄22号
新闻资讯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心肺复苏时限与预后的探讨
编辑:admin   时间:2018-10-26 15:58

心肺复苏运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已50余年,但复苏要进行多长时间,复苏时间与预后关系如何,尚无统一的认识。以往患者心脏骤停后行30min的CPR,未见自主循环恢复(ROSC),评估脑功能有不可逆的表现,医师则宣告终止CPR。随着CPR技术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屡有超长CPR成功的报道。本文就心肺复苏时间与预后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01-01-2014-12-31在本院院前、院内急诊抢救的393例心脏骤停(CA)患者,复苏时间≤30min者,为常规CPR组190例;复苏时间>30min者,为超长CPR组203例。根据预后分为CPR成功组72例和失败组321例。排除病例:①已出现明确不可逆的死亡征象者;②患者法定监护人或患者直系亲属明确拒绝或放弃心肺复苏者;③肿瘤晚期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终末期的患者;④CPR有绝对禁忌证者。所有入选病例填写《心肺复苏入选观察表》,出院或死亡病例填写《心肺复苏出院/死亡观察表》。进行1~6月随访。统计和分析复苏时限与预后的关系。
1.2 方法
按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诊指南》,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胸外按压,打开气道,均经口气管插管,人工气囊或机械通气;连接心电监护仪,显示为心室颤动(VF)或室性心动过速(VT)予以电除颤。同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
1.3 复苏成功标准
①可触及大动脉搏动;②出现自主呼吸,或呼吸机辅助通气;③心电监测为患者自主心律;④出现ROSC并维持在2h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计算机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来描述,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配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CPR组与超长CPR组一般资料、复苏时间与预后比较
常规CPR组与超长CPR组性别、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之间复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ROSC率、出院存活率、30d神经功能良好恢复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常规CPR组复苏时间较短,预后优于超长CPR组(见表1)。
2.2 成功组与失败组CA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CPR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女性相对较多,可能与CPR成功组病例数较少有关。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5,P>0.05)。而停博时间、复苏时间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停博时间长、复苏时间长,预后不良(见表2)。
2.3 CA患者复苏时间与总体预后的关系
对393例CPR病例,观察不同复苏时间(≤15min、16~30min、31~60min、>60min)患者的ROSC率、存活出院率、30d良好神经功能恢复率,显示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总体预后明显下降。特别复苏时间≤15min者明显优于其他患者(见表3)。

3 讨论
目前尚无资料明确显示CPR的复苏时限多长合适,2005指南指出施救者应对心搏骤停者进行尽责、完整的CPR和ACLS,2010指南未指出何时终止心肺复苏。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经20~30min持续的BLS和ALS抢救,心脏毫无心电活动,可考虑停止CPR。国外文献评价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标准:急救人员目击的呼吸心跳骤停,经过15min的CPR仍抢救不成功的创伤患者,应终止复苏。对儿童一般认为:在持续CPR 15~20min后,或需2剂以上肾上腺素时,继续复苏是无效的。何时停止复苏并不能简单地以复苏时间而定,应从实际临床情况、尊重患者的伦理学角度、以及患者家属的意愿综合分析判断。尽管人们试图通过超长(>30min)心肺复苏来改善预后,其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存活率仍然只有2%~11%。本文在非随机对照病例研究中观察显示常规CPR组复苏时间明显短于超长CPR组,其预后ROSC率、出院存活率、30d神经功能良好恢复率优于超长CPR组,见表1。在393例复苏患者中,复苏成功组复苏时间明显短于失败组,见表2。
说明长时间的复苏良好的预后比例很低。但是国内不断有超长CPR成功的报道,加之从伦理学来说,完全摒弃超长CPR可能会使个别患者丧失抢救成功的机会。故笔者认为常规CPR 20~30min是合适的,而对停博时间短、原发病可逆、对复苏有反应,甚至在复苏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自主循环恢复者可以采取超长CPR。
最近国外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复苏策略在最初10~15min之内是最有效的,此时>75%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已经达到ROSC。15min后,所有复苏患者中,良好功能恢复的概率降到约2%。
笔者在对复苏时间分组观察中,发现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ROSC率、出院存活率、30d神经功能良好恢复率也逐渐下降。复苏时间≤15min,后两者占较高比例,分别为64.7%(11/17)、75.0%(9/12),与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CPR复苏时间≤15min预后明显优于>15min组,对CPR预后是有利的因素;复苏时间>15min,后两者仅占1.5%和0.8%。低于国外2%这一比例,这也可能与边疆医疗技术水平薄弱、应急反应时间、停博时间过长有关。
另外,还与随着复苏时间延长、医护人员疲劳加重、频繁更换按压人员、复苏质量下降有关。现已明确,无灌注时间增加则伴随ROSC率下降。胸外按压每中断1s,复苏成功率相应下降约1%;胸外按压中断3~27s,复苏成功率下降约23%。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国情对CA患者实施心肺复苏20~30min是合适的,CPR复苏时间≤15min预后明显优于>15min者,对CPR预后有利;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复苏的预后明显降低。由于本文资料为单一的非对照研究观察,尚需广大同仁进行多中心双盲对照的研究,完善和规范CPR的抢救流程。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沪ICP备16023097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