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教育面对科学主义、技术至上以及医疗市场化的医学场域异化的新常态时,医学教育如何跨越工具理性、拓展医学人文教育的空间?我们要用新的思维对待新常态的工作,研究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新问题,优化教育结构,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一、新常态下医学场域的异化困境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挑战,对技术的过分强调使医学场域走向异化,人文和人本在现代医学中却不断遭遇漠视,主要体现在:
1.科学主义化导致医学主体变更。
现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等基础学科的成果。19世纪以来,技术理性使医学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医学在根本上完成了从经验医学到实验医学的转变,此后,医学似乎成了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科学,它能修配组织器官、延长人类寿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让人们一次次体验奇迹。但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的目光已难以触及医学内层,医学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在哪里停止?它的主要认识仅仅是尽可能地维持人的生命吗?医学科学不断被“主义化”,强势的医学科技遮蔽了医学内在固有的人文属性,使医学偏离了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守护,沦为医学技术主体化和资本主体化的附庸。
2.技术至上化导致医学人文丧失。
在生物医学模式对精细准确的知识与技术的强调的历史背景下,医学领域中形成了技术至上的观念,它们认为技术是万能的,只有依靠技术,人类才能达到战胜疾病的目的,同样,医疗过程被看作一个单一的技术过程,医患关系也被理解为单一的技术关系,医生普遍患上“人文缺失症”,他们只重医疗技术和结果,而不关心患者是作为一个“人”而不是“病”的事实存在,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生看到的更多的是“仪器”与“器官”,却不关心疾病背后的人。虽然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提倡与发展,医生对技术的高度依赖和追求有一定的减缓,但是技术至上仍然是当代医学场域的新常态。
3.医疗市场化导致医疗纠纷频发。
在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把医疗置于市场化背景的新常态下,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逐利性也诱发了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状,医院逐渐丧失其“公益性”,转变为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和服务的特殊经营者,而患者则变成享受医疗服务的特殊消费者,医患关系逐渐成为一种有偿服务的经济关系。在这种经济关系中,医院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创收上,为了创收在患者身上做文章,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获取不义之财,而一些医务工作者受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将医疗权利、技术当作牟取个人不正当利益的手段,败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导致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医患矛盾因当前医疗活动中的钱权交易日益加深。
二、新常态下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
进入21世纪后,现代医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诊治能力越来越强,但同时,其人文精神却
行渐远。新常态下医学场域的异化困境下,医学与人文不和谐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已相当明显,体现在医学教育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人才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差距。当前,在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医学人文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整个医疗行业的现状来说,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临床诊疗上,教育家潘光旦曾这样说过:“一个专家如果没有足够的通识,其至多是一个做工细腻的匠人。”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偏重于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忽视综合能力、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大批“医匠”,欠缺辩证思维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临床诊疗上,表现在医疗服务的失人性化,侵犯患者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等法律权利的侵权案件不断发生,防卫性医疗、诱导性医疗需求和医学贿赂等现象也时有出现,这与人们对医生的期许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医学研究上,医疗行为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伦理性。医护人员在医学研究过程中,同时要解决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伦理问题,如代孕、脑死亡、安乐死等,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应当以专业水平来对医护行为的展开进行理性判断,既要解决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平衡问题,遏制医学技术主义的恶性扩张,重视人文、心理、社会因素在人的疾病和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在认识医学本质和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经济、有效的健康促进体系。但是,在医学人文缺失、医学场域异化的背景下,医生的医疗行为表现出医学目的功利化、医学价值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这也使医疗过程失去了人文关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了差距。
在服务社会上,基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医生除了治病救人的责任之外,还要负起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幸福的责任,这要求医生在医疗实践及其他医学活动中必须考虑到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后果、应该承担的医学发展的社会责任。要求医生积极开展社会活动如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参与其他社会公益如能给身处疾患中的人以健康、温暖,给他们生活的勇气和力量,给那些因生活贫困无钱医治的人以救助,让他们体验到社会的关爱。当前医学教育,在医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实现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人类的健康生存、延续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医学教学现状与经济社会现实之间的脱节。
在医学教育发展的历程中,由于科学主义的盛行和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人文精神一度失落,并由此带来了严重后果,技术主义至上,功利主义盛行,教育工具理性过强,大大侵蚀了医学人文教育的空间,窒息了医学人文教育的活力,导致目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医学人文教育的效果与预期差距较大。
(1)医学院校对人文教育缺乏认同。长期以来,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片面侧重科学教育与技术训练,但忽视甚至摒弃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对人文教育缺乏一定的认同。主要表现在:人文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教学实践无目的性和无方向性;人文教学理念流于形式,使得医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医学人文素质在他们将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意义;人文课程被边缘化,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一直未纳入医学教育的主体教学计划当中。人文教育课程的学时数仅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医学人文课程几乎都是限选或公共任选课,或者只是针对部分专业作为必修课开设。
(2)医学院校对人文课程缺乏规划。由于定位不明确、指导思想带有一定片面性,使得我国部分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对课程缺乏整体规划。首先,在课程结构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现象较严重,医学人文中必需的人文课程包括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由多学科融合形成的综合课程等在医学院校的课程计划中都鲜见,医学人文课程单一。其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具有很大随意性。目前,教育部规定的医学人文课程仅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反映医学特点的配套教材,加上授课教师多不懂医,效果不显著。其他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也具有很大随意性,大部分高校大多数课程都是根据学校或教师的兴趣开设的,许多课程教学和师资质量都难以保证。第三,医学人文教育方式的低效性。一是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讲授,缺乏鲜活的案例,对典型案例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剖析不够;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法,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满意度低;三是考核方式仍以笔试为主,较少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具体表现,造成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感觉所学人文知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不大甚至毫无帮助,这种感受反过来又影响了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期盼。
(3)医学院校对人文环境缺乏整合。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文环境长期投入不足。从软性环境上看,当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大都缺乏医学专业背景,特别是既有医学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社会知识的人文学科的教师较少,对医学人文的理解不够深刻和全面,很难联系医学实际进行探讨和讲解,难以保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从硬性环境上看,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资源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医学人文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全盘考虑和有力举措,未能形成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化氛围。
三、新常态下医学人文教育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应是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的综合模式。纵观当前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专业知识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已有现成的培养模式,而且比较成熟,但人文素质培养模式还是全新的课题。在新常态下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构建中,医学院校应从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注重对其整体设计,实现医疗人性化的终极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既具备较高的医学科学素质,又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1.把人文教育“嵌入”到医学教育体系建构医学人文教育的“制度共识”。
医学场域面临异化困境的新常态下,现代医学正强烈地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研究新常态下医学生的人文教育问题,需要把医学人文教育合理地“嵌入”到医学教育中去,提升医学生的医德素质和医学职业道德,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领域的尖端人才和技能人才需求。① 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医学院校要树立大医学观,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标准》及《中国医学教育认证办法》中的有关要求,结合医疗体制改革的总体实际,把人文素质作为医学人才的培养战略目标之一,使人文教育真正有效地“嵌入”到医学教育体系中去,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形成“制度共识”。② 优化医学人文课程结构:依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无论是在公共课程的学习阶段,还是在临床专业课程学习的时期和临床医疗实践的具体过程,都应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增加医学人文教育课程门类,优化医学人文课程结构,真正为医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③ 突出人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学校可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着重突出人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增设文史哲等课程,努力打造精品课程。挖掘专业课程里蕴含的人文内涵,使人文教育真正与专业教育统一,有效地“嵌入”到专业教育中去。
2.把人文知识“融入”到医学课程体系构建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共识”。
克服医学异化、回归医学人化已成为时代的呼唤,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形成的技术至上的观念已不适应新常态下人们的真正需求。为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发展,医学院校在现代医学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把人文知识“融入”到各个学科,建立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再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医学教育体系。① 课程设置要体现人文精神。纵观国外一些医学院校,人文医学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很高。如美国、德国的人文医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20~25%,英国、日本较低,也有5~10%左右,而我国的人文课程最多不超过8%。
我们应从整体上调整课程结构,相应增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课程和教学课时,同时补充一些医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将之逐步纳入必修课,争取使医学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达到总学时的10~15%以上。② 教学方法要结合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不是为医学增加“文化外衣”,对医学人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不应沦为利用其解决如医患纠纷、医患沟通等问题的工具,而更应该从价值层面对其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其人文精神。在教学方式上,要根据医学的特点和医学生的实际,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外调查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研究医学领域中的人文社会现实问题,将人文知识与医疗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人文知识。在考评方式上,可摒弃传统考核模式,建立符合医学人文教育的评价方式。③ 教师队伍要提高人文素养。目前,我国医学院校里既有医学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社会知识的人文学科的教师较少,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定期地、经常地举办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专题研讨会和人文知识讲座,有计划地选送优秀教师进修深造,以活跃学术氛围,开阔教师眼界,培育人文精神;加强对现有人文学科教师队伍的培养;加强对人文学科教学的量化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吸引临床教学教师参与人文课程的教学,以提高整个人文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把人文环境“纳入”到医学教学体系构建医学人文教育的“行为共识”。
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积累、内化的结果,是读书、实践、环境影响的统一。医学院校应该把人文环境“纳入”到医学教学体系中,从价值层面对其进行思考,从生命的本质理解医学、理解健康,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的情感。① 优化医学人文精神内外环境的营造。注重学校人文景观的建设,让学生在活动的各个领域接触到人文科学,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积累、内化人文素养。树立身边先进典型,对先进事迹的耳濡目染形成一种无意识的内化渠道。这种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使对榜样的认识成为自身追求的目标,从而内化为人的气质修养、品格、处世哲学及行为。② 重视校园医学人文氛围的营造。通过邀请名医做人文知识讲座,围绕生命价值等内容举行演讲比赛、辩论赛、诗歌朗诵会,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人文社团等,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使人文知识得到加强。③ 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对人文素养的培育。医学生的临床医学预实习的时间特别长,可建立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体系,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和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面向社会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特别是面向农村基层、社区基层的一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实践活动中“贯彻”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道德价值,使人文知识得到加强,人文精神得到深化。
上一篇:口腔医学模型消毒灭菌方法研究现状
下一篇:精准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沪ICP备16023097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