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不断发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各种教学方法如医学模型、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等在临床教学中均有应用,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并整体维持高水平教学一直都是妇产科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医学模型
妇产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由于妇产科临床操作主要在女性生殖器官局部进行,易使患者产生羞怯心理,且易遭到患者的拒绝和带教教师的限制,其动手操作机会明显少于其他科,影响实习效果。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模型不失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好方法。模型的优点是直观性强、学生容易理解。如在产科讲授“分娩机制”内容,学生普遍反映这一节内容非常抽象,课堂上反复讲很多遍,学生都不能理解。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先用胎头模型,复习胎头为什么要“俯屈”,然后利用骨盆模型,复习骨盆的三个平面与径线,特别指出入口平面前后径短,横径长,到中骨盆出口平面变成了横径短、前后径长,这就为学习“内旋转”打下了基础。之后利用分娩模型将分娩机制的每一个动作分解讲解演示。“内旋转”动作,可分解成四个问题:①胎头为什么要旋转;②什么力量使胎头旋转;③胎头向什么方向旋转,需要转多少度才符合要求,④什么时候完成内旋转。教师边讲解边用模型演示,这四个问题解决后学生也就掌握了知识。教师讲解之后,让学生按课前分好的小组在分娩模型上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最后再提问学生,让被提问的学生在模型上给全体学生演示,让其说出对每个动作的理解,同时教师给予及时补充、矫正。在学习“妇科检查方法”内容,学生不可能在病人的生殖器官上学习、操作,只有利用模型教学。教师每讲一步检查方法,学生利用模型模仿一步,教师应反复强调每一步检查方法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合理、灵活地掌握和利用妇科检查的方法。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模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利用医学模型教学,教师备课时应对本次课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把教学内容、要求、操作技能、操作要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落实。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操作准确、规范,要尽量让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检查,个别给予矫正,这样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典型病例
病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其直观易理解,其教学效果明显,在病理学、检验学、放射学等基础课教学以及临床课程教学中均备受重视。妇产科理论课教学具有内容多繁杂,要求记忆理解的知识点多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病例教学法,病例教学法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可丰富教学内容。病例教学法可在理论教授前采用临床病例讲解进行学习导入,提高课堂积极性,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中适时讲解病例,帮助理解记忆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特点等难点内容;在理论讲授结束后利用临床病例可以帮助总结记忆,加深印象。在教学中引入典型临床病例教学,对每个疾病准备高质量的典型病例,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获得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接近临床思维模式;通过模拟临床,将学生推向临床第一线,促使学生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分析、回答、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善于背书的书生向综合用脑的医生转变[1]。
三、多媒体
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许多特殊检查和操作无法普遍进入教学,更没有标准化病人供教学使用,这就致使一部分学生临毕业也没有见过一些妇产科疾病的检查和操作,很难与妇科疾病的诊断相联系,更谈不上亲自实施、融会贯通。上述因素给妇产科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增加不同程度的难度。
如在“女性的特殊生理” 部分,加入了正常分娩内容,制作出有分娩动画效果的课件,让学生观察整个分娩的连续过程,最后再链接到制作好的真实分娩过程的影音文件,解决了口头讲授时老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为学生学习各论中的妊娠病、产后病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教学优势,对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2]。又如“异位妊娠”,有些比较抽象的地方教师用语言很难描述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既可展示孕卵异常着床的部位,又能清楚显示诊断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后穹窿穿刺等,配以临床实际的处理过程,巧妙地解决了学生临床思维难以建立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又比如,妊娠生理一章中,精子获能、定位、黏附和穿透等生涩名词,同学死记硬背效果很差,通过多媒体演示,同学一目了然,即增加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感性认识。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色等多种信号刺激学生的感官,但绝不能不顾实际需要,盲目地堆砌视听材料,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在教学中切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恰当合理地利用,缩短学生理论知识到临床感性知识的距离,使抽象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教学过程中显得有趣、生动、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和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教学应用的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才能认定这些教学方法的存在价值。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沪ICP备16023097号-12